經常有客戶問小曹,燕屋高度是否有講究?為啥基本上的燕屋都很少超過4層?特別是有個朋友他的兩層燕屋表現平平,但是周圍人家的三層燕屋就感覺很多金絲燕,所以他在懷疑是不是高度的問題造成燕屋有區別。
其實這個確實還是有點影響的,但是并非決定性因素,比如你的燕屋是兩層的,然后你又是最后才建起來的,那這樣可能就會影響到,因為金絲燕的飛行習慣喜歡偏高飛翔,所以你的燕屋過低可能會缺乏燕子的關注度,這個時候就建議要更多關注燕屋入口的設置,一定不能給燕子的飛入造成人為障礙,因此小曹更多建議使用天井配合狗洞式入口設計去扭轉燕屋高度劣勢的問題。
當然過高的燕屋并非一定好,因為高度太高可能導致燕屋強烈氣流變化和溫濕度大波動的問題產生。所以說,燕屋的高度要配合到燕屋投資的成本去做優化,這是一個綜合性的解決方案,單一因素不是最終的解決方法。
設計燕屋天井的方面,主要涉及兩種比較典型的天井式入口安排,第一種是最常見的入口向上屋頂開口,這種設計的屋頂開口通常較大,缺點也比較大因為有可能金絲燕天敵貓頭鷹尾隨。這樣的開口容易引起燕子關注,因為燕子在屋頂上空飛行時容易看到洞口,也就容易飛進去,我們通常會再用分隔板阻擋光線和調節溫濕度變化,這樣的設計比較需要空間,當然這樣的開口在現實中經過觀察燕子也是比較敢于飛進去。
第二種天井設計成雙洞形態,比如說第一個屋頂開口會小一些,而跟著做個開口不要面對屋頂方向,這樣的話第一和第二開口間距就是一個天然的緩沖去調節光線和溫濕度,而且占用空間較小而且可以有效預防貓頭鷹的尾隨,因為通常貓頭鷹比較大塊,但缺點就是燕子可能需要相對較長的時間來熟悉燕屋入口路徑,特別是燕子到達一定數量之后,燕子估計就要排隊進洞了,然后你會看到高峰時候很多燕子在燕屋上面徘徊,當然事情有利有弊,這樣的徘徊可能會吸引陌生燕子關注喲。所以小曹覺得,結合燕屋高度去談論的話,底層的燕屋設置雙洞型天井開口可能有助于后期燕子數量的帶動作用。
整體而言,燕屋天井僅僅是燕屋投資和管理的其中一個因素,還有很多燕屋知識需要學習,比如燕屋聲音配置,燕屋構造及溫濕度調節,燕屋霉菌環境養成,燕屋地點的取舍等等都是大要點,好了更多馬來西亞燕屋文章請返回首頁獲取,謝謝大家。
贊賞微信贊賞
支付寶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