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地基燕屋建造過程水泥干固了之后,我們就開始進入下一道工序工序,建造燕窩的第二層,看到下面的圖片基本上你就知道這么人煙荒蕪的馬來西亞紅樹林區域,只能是靠工人慢慢的燒柱砌墻了,想要以水泥攪拌車結合框架快速建設模式那是沒有的事,整個東南亞的工作效率非常有待提高(新加坡除外)。
好在基本上這種偏遠地方的燕屋建造基本上不高于3層,大多數2層就可以搞定了,如果順利的話吸引來4000窩以上絕對已經算是大大回本了,所以不需要層數建造的太高。成本控制很關鍵,一切不惜代價追求高大上而又遲遲不能回本的項目都是耍流氓。
這里還是比較原始的紅土磚塊,如果是我們國內的環保磚估計成本還能在降一降,反正基本上來說這種墻體也沒有需要到定很多釘子去掛很多的東西,雙層墻體加上屋頂基本上完工了之后從外面看過去就是這樣子了,外面的很多看得見的小洞是為了給燕子順利飛進去,然后又要小到它的主要天敵貓頭鷹進不去才行。
整體而言,燕窩建造過程的外立面和基本框架就是這樣搞定的了,剩下的事情就是燕屋里面的布局和引燕設備,這個跟技術大拿比較關聯,因為技術層面還是比較重要的。
等過了幾天之后我們在分享燕屋建造過程里面的一些情況和圖片好了,各位可以猜猜建造一間這樣的燕屋得需要多少造價成本,更多關于馬來西亞燕窩的文章請返回首頁獲取。
贊賞微信贊賞
支付寶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