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而言,金絲燕天然燕窩目前多產于印尼、泰國、越南、馬來西亞,以及我國的海南島東南沿岸(現在基本沒有了因為沒有燕子野外覓食的條件)、云南邊界、菲律賓部分地區也有出產燕窩,但產量和質量普遍較差。需要馬來西亞工作簽證的也可以找小曹。
一、東南亞燕窩主要產地分布
金絲燕在印尼被稱為國鳥,可以說燕窩是印尼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印尼每年的燕窩產量占世界需求總量的80%左右,燕窩整體產業鏈十分發達,正因為量大,印尼的燕窩產品主要是走量批發,較少商家側重精品路線。就印尼整體燕窩分布來說,它的主要產地分布在巴丹、爪哇、棉蘭等地,主要產出屋燕,同時印尼又稱千島之國,大大小小的島嶼和山洞無數,所以洞燕的產量也是不少。有一點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印尼整體經濟水平不高,所以燕農的整體財力有限,對燕屋的管理也談不上有效投入,管理的疏忽,設備的老舊都會引起燕窩原料質量下降,所以質量有限的前提下,通過技術手段去處理挑毛降低成本,以走量的方式去滲透市場就是不錯的選擇!
馬來西亞是全球第二大的燕窩產出國,燕窩的主要產地分布在沙撈越、合艾等地,同樣也是主要產出屋燕、洞燕,馬來西亞的地理位置跟印尼相近,但是因為燕窩產業發起的時間沒有印尼早,所以燕窩產出不大,但因為整體經濟水平高,加上后期深耕燕屋管理技術,所以毛燕品相也是較好,這就有了馬來西亞燕窩側重品質的條件,加上馬來西亞人工成本較高,無法做到跟印尼那般低價走量,所以只能走質!
泰國燕窩產量占比5%,主要產地分布在布吉島及西南部,主要產出洞燕。
越南燕窩產量占比2%,主要產地分布在會安,主要產出洞燕。
中國燕窩產量占比0.1%,主要產地分布在云南建水洞和海南島,主要產出洞燕和草燕。
其他地區燕窩產量占比0.9%如菲律賓老撾等地。
二、為何印尼馬來最適合金絲燕生長
燕窩主要產地之印度尼西亞(印尼)
印尼地理位置位于亞洲大陸與大洋洲之間,橫跨赤道,由17506個島嶼組成,素有“千島之國”的美譽;印尼屬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濕度大,河流眾多,水量充沛,資源異常豐富,故又有“熱帶寶島”之稱,你想啊,島嶼太多不易開發,人類不容易生活,又食物豐富,溫度還又不錯,那就最適合鳥類生存了。
20年前隨著保護自然的呼聲日益高漲,印尼華人為了行業發展需要發明的燕屋。這些燕屋的結構與普通屋沒有分別,但養燕子并非養鳥,
它仍是野生的,靠自己外出覓食,屋子只不過是用來吸引燕子聚居,好讓燕子能把窩筑在燕屋里,又有大量的燕窩收積,產生收益。
我記得《中國國家地理》有個特輯曾經指出:“一些曾經是鳥語天堂的燕洞如今已成為金絲燕的噩夢之地。多建燕屋是保護洞燕的一大措施。”濫采濫伐的洞燕黑手和引燕入屋、野生覓食、科學管理、愛燕如命、棄巢始采的屋燕形成鮮明的對比。
燕窩主要產地之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Malaysia,簡稱大馬,位于赤道附近,屬于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無明顯的四季之分,一年之中的溫差變化極小,平均
溫度在26-30℃之間、全年雨量充沛,3-6月及10月至次年2月是雨季。內地山區年均氣溫22℃~28℃,沿海平原為25℃~30℃。有"四季是夏,一雨成秋"的說法,傍晚有季風變化。所以,這也是適合燕子生存的寶地,但是因為馬來西亞就兩個大島,較之千島之國容易開發和發展經濟,比如大面積城市建設和熱帶農作物種植如油棕,所以整體而已會占用熱帶雨林面積,整體也就沒有那么多食物給燕子,所以燕窩產出會少。
還有就是金絲燕的繁殖對氣溫的要求也很高,優質的燕窩也需要充足的食物為基礎,而馬來西亞一帶的氣溫常年保持在25℃-32℃之間,非常適宜。深林海洋資源又豐富。正是因為這里雨量充沛,擁有豐富的海洋和深林食物資源,環境保持非常好,污染少,為金絲燕提供了優質的生長和繁育環境,所產燕窩雜質少,纖維密度高,品質好,是高端燕窩材料的主產地之一。
好了小曹就大概系統講解到這里,簡而言之,燕子需要充沛的食物、較少的人煙、適宜的溫度等方面缺一不可,這也是同屬東南亞地區老撾緬甸等過少見金絲燕的原因,還有啥子不明白的咱在微信交流吧(louxiawenwan)
贊賞微信贊賞
支付寶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