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這幾年人在馬來西亞當全職媽媽的人非常多,但是話又說回來,當全職媽媽沒問題,先不考慮收入的問題,主要是無聊啊,哈哈哈,所以要如何打發這個無聊同時又能賺點零花錢,也就成了陪讀媽媽的生意經,比如說下面的這個做法,拼單買菜!
馬來西亞買菜和中國不太一樣,菜市場分布得比較遠,絕不可能像在國內一樣,騎個電瓶車就能每天早上去買菜。而且據小曹的觀察,馬來西亞超市里的菜不是特別新鮮,菜市場的菜販中華人和馬來人各占一定比例。有些寶媽不會開車或者不敢開車(馬來西亞是右舵駕駛),對于習慣了每天買菜做飯的中國媽媽來說,不管是路程還是語言,都是不小的難題。
于是就有些陪讀媽媽就想出了拼菜的辦法。比如說,把這棟樓里所有的中國人都拉到一個群里,一般一周拼個兩三次。大家在微信群里互動接龍,比如你要芹菜,我要五花肉,他要白蘿卜。可別小看這些需求量,大部分陪讀家庭至少是三口之家,多的有五口之家,蔬菜和肉類的消耗量很大。而且大家待久了,也默認一次囤夠三天左右的量,所以一棟樓幾十號人,一次拼菜的量其實是很可觀的。
甚至有些團長還兼任買手的角色,不管是多么難找的佐料,還是當地特色食材,她都有辦法給你弄到手。這些團長拿到訂單后,就會去批發市場和菜販子談判。要注意的是,團長是不賺差價的,也就是你自己去菜市場買是多少錢,她給你的也是多少錢,她賺的是菜販子的返點,這個返點不算特別高,但也不低,通常在 20% 左右。然后再通過當地的配送平臺,像 Grab 這樣的,挨家挨戶進行配送。
以個朋友家為例,他們每次去菜市場采購,金額基本上不低于 200 馬幣。按照一家四口左右的采購量來估算,應該不會低于 300 馬幣。如果一個禮拜有 30 人次采購,那就是 9000 馬幣,每次返點差不多有 1800 馬幣,扣除一些配送費,一個月下來也有 7000 多馬幣的凈利潤,也就是差不多一萬四千人民幣。并且到了后期熟練之后,完全可以純線上操作,只要訂單分配不出錯,基本上不會出現什么問題。
問了生意伙伴這個模式能不能做大做強,得到的答案是不能。因為幾乎每個中國人聚集的小區,都有一個或者幾個這樣的角色,而且大家也只能覆蓋自己周圍一兩棟樓的用戶。因為大部分的群是以地理位置或者學校為標準建立的,這些陪讀媽媽平時除了買菜,還會一起逛街,互相推薦補習老師,互相串門,屬于關系比較好的街坊鄰居。也就是說,得先成為鄰居,然后才能開展這項生意。所以基本上也就只能有閑有錢還能一起逛街聊天而且人不能太懶的全職媽媽來做這件事了,而且還只能是兼職來做,純屬打發時間賺點零花錢了。
但是小曹認為,如果你是電腦編程高手,那么你可以去做這個陪讀買菜媽媽的收款系統業務,可能收點服務費什么的,讓他們可以更加節約時間來做這個拼單買菜的事情,就是估計也不是什么大體量的事情了,月入幾萬馬幣還是可行的,不是嗎?
贊賞微信贊賞
支付寶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