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人是馬來西亞最大的族群,超過人口總比例的50%。由于,馬來西亞政府對馬來人采取鼓勵生育的政策,并給予他們許多獎勵和福利。因此,馬來西亞的馬來家庭里有2-4個孩子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也就是非常能生,在傳統的馬來家庭里,“越多孩子越好“,“多子多福”的觀念更是馬來家庭人丁興旺的原因之一!當然也是因為政府的鼓勵和關照。所以馬來人家庭成員稱呼也是要有點了解。
在馬來傳統習俗里,從第一個到第八個孩子,每一個孩子都有特定的稱呼,也算是“昵稱”,最后一個孩子也有他們特定的稱呼的,就像是我們中國家庭里按照長幼有序給孩子們的昵稱,“老大”,“老二”,“老幺”之類的。
馬來家庭孩子們的稱呼是這樣的:
長子:在馬來語里,長子被稱為“anak sulung”,所以,被稱為“Along”或簡稱“Long”
第二兒子:“Anak Ngah”,所以,被稱為“Angah”或“Ngah”
第三兒子:稱為“Alang”或簡稱“Lang”
第四兒子:稱為“Utih”或被稱為“Atih”
第五兒子:正式名稱是“Anak Panjang”,但是一般稱之為“Andak”
第六兒子:正式名稱是“Anak Putih”,一般稱之為“Uda”
第七兒子:正式名稱是“Anak Hitam”,一般稱之為“Tam”
第八兒子:正式名稱是“Anak Muda”,一般稱之為“Uda”
最小的兒子(幼子的意思)則被稱為“Usu”
這些代表了長幼有序的稱呼會伴隨他們一生,當他們長大成人,或成為長輩后,依然會按照他們的輩分而結合起來,例如:
大伯:Pak Long (在馬來語里“Pak”是“Pakcik”的簡寫,是“伯伯”的意思)
二伯:Pak Ngah
大姨或大姑:Mak Long (在馬來語里“Mak”是“Makcik”的簡寫,意思是“阿姨”)
二姨或二姑:Mak Ngah
以上就是幾個馬來家庭稱呼的例子,這些傳統稱呼已經延續了幾十年,并一直沿用至今。下面是一些比較常用的馬來語單詞各位可以嘗試記一下,如果想學英語的,可以直接看馬來語和英語的互譯。
馬來語 |
英語 |
中文 |
Pelajar |
Student |
學生 |
Cikgu |
Teacher |
老師 |
Doktor |
Doctor |
醫生 |
Jururawat |
Nurse |
護士 |
Buku |
Book |
書 |
Sekolah |
School |
學校 |
Hospital |
Hospital |
醫院 |
Rumah |
House |
家 |
China |
China |
中國 |
Malam |
Night |
晚上 |
Pagi |
Morning |
早上 |
Minggu |
Week |
星期 |
Semalam |
Yesterday |
昨天 |
微信贊賞
支付寶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