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工程是中國企業在馬來西亞繞不開的一條生財之道,那么小曹認為在這里領域我們應該步子邁開的大膽一些,因為背后有國家一帶一路和基建出海的大背景大初衷之下,很多操作都是應該以結果為目的,過程可能就不太顯得重要,因為可以速戰速決,那么就可以背后牽引一些民企上市公司等從事過程項目的分包工作,爭取快速哪些標的物然后開工再分包再爭取項目的方式,速戰速決快速占領市場。中國企業在馬來西亞承包工程方面的4點建議:
(1)抓住市場機遇
近年來,馬來西亞經濟一直保持穩定增長。政府于 2008 年前后陸續推出五大經濟發展走廊,2011 年開始國家財政預算又撥出大量款項發展大型基礎設施項目和民生工程,改善投資環境,縮小地區差距,全面提升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當前,馬來西亞政府已頒布第十一個五年計劃(2016-2020),努力使馬來西亞在 2020 年邁入發達國家行列,預計馬來西亞將迎來新一輪的基礎設施建設高潮。中資企業應該抓住機遇,積極開拓馬來西亞市場,借助其天然的地理區位優勢和與中東國家的宗教聯系,謀劃進入東盟國家和中東國家市場的長遠戰略。
(2)選好經營方式
馬來西亞推行一些大型政府私營化工程,這類項目往往需要馬來西亞政府提供擔保,向銀行、金融公司或外國機構借款,因此中國企業如果想參與,必須選擇有實力、講信譽的當地公司作為項目合作伙伴,共同實施項目。中國工程企業進入馬來西亞承包工程項目,為跟蹤項目和實施現場管理,建議在當地注冊公司。
(3)實行本地化經營
馬來西亞外籍勞工數量龐大,主要集中在建筑業、服務業、制造業、種植業、農業以及家政服務業。盡管外勞技術水平不如中國工人,但因外勞用工成本較低,且馬來西亞政府未對華開放普通勞務市場,外勞成為中國企業實施承包工程項目的必然選擇。中方人員應主要負責工程項目的統籌管理,并在商務談判、對外協調、現場管理等崗位聘用馬來西亞本地人員,利用其熟悉本地政策法律和工程實踐的優勢,服務于項目的實施。
(4)量力而行但以結果為導向
在馬來西亞開展工程承包,業主會根據項目情況要求承包商具備一定資質,項目執行需要一定的管理能力、融資能力和人力資源,跟蹤談判項目需要較強的交涉和談判能力,洽談項目合約需要較廣的人際關系,否則會遭遇很多困難。中國企業剛進入馬來西亞時要客觀評估自身實力,重視困難,總結以往中國公司的經驗教訓,量力而行,找好市場切入點,不要盲目行動,貪大求全,一味追求大型或施工難度高的項目,以免為企業帶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贊賞微信贊賞
支付寶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