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國企業在馬來西亞商貿往來必須熟悉和適應當地特殊的貿易環境,采取有效措施拓展業務,規避風險。這里小曹主要有3點建議:
(1)謹慎選擇貿易伙伴,采用信用證交易適應當地支付條件對于貿易伙伴的選擇,企業要特別慎重,盡可能通過多種渠道查證企業背景情況,核實項目真偽。涉及礦石、砂石等原產品貿易時,要驗證出口商是否持有合法的開采、運輸、出口所需所有準證。必要時,可同馬來西亞本地商協會聯系,獲取相關信息。簽訂合同內容要全面、詳盡,并盡可能約定采用信用證方式付款。馬來西亞進口商通常向出口商開立信用證,但曾有部分中國出口商基于彼此信任或急于成交,未堅持要求進口商開具信用證,可能最終因付款問題釀成貿易糾紛,中資企業需要注意和警惕此類情況。
(2)采用本幣結算,規避匯兌風險
2009 年,中馬兩國即簽署人民幣和馬幣互換協議。2015 年 4 月,雙方再次續簽協議,有效期 3 年,貨幣互換額度 1800 億元人民幣或 900 億馬幣。2018 年 8 月,雙方續簽本幣互換協議,規模保持為 1800 億元人民幣/1100 億馬來西亞林吉特,旨在便利雙邊貿易和投資。協議有效期三年,經雙方同意可以展期。考慮到美元匯率波動風險和貨幣匯兌產生的成本,中國企業應爭取利用人民幣作為貿易結算貨幣,最大限度規避或消除匯率風險,降低經商成本。
(3)堅持以質取勝,提升產品質量
馬來西亞人非常注重商品的質量,認為質量代表著企業的信譽。中國的輕工產品在馬來西亞市場份額較高,企業應本著“誠信經營、以質取勝”的理念,著眼長遠,在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上下功夫,切忌只顧眼前利益,靠過度宣傳獲取訂單,“以次充好”,損害中國產品的聲譽。
這里需要提醒各位的就是,馬來西亞不算是一個可以走量的市場,尤其對比其他東南亞國家比如印尼來說,那么既然是一個走量不比走質量的國家,還不如沉下心來死磕品質,這樣就可以培養客戶忠誠度,做幾十年的長久生意不好嗎?
贊賞微信贊賞
支付寶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