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曹轉(zhuǎn)發(fā)一篇記錄的非常好的一個中國小哥在馬來西亞生活與工作三年的方方面面,讓你從海陸空民間與政治層面了解一個微觀大馬圖,或許能給你一個側(cè)面了解馬來西亞生活與體驗,以下是這位小哥的全部文章,寫的非常好喲!
持有馬來西亞工作簽證即將進入第三年。自己的處境以及對未來的規(guī)劃也和一兩年前有了一些改變。從最近的一些變化開始說起吧。公司在年底經(jīng)歷了一系列調(diào)整之后,我自己的身份也有了變化——以前只是一個普通員工,現(xiàn)在是公司的合伙人,所以看待事情的方式也有了根本性的變化。同時,女朋友回了國,自己有了更多的時間和自由來折騰一些自己以前想做而沒時間做的事情;在心態(tài)上也變得更加開放。回看一年前兩年前自己寫的文字,雖然略顯稚氣,但是終究是人生的一個階段,也算是對待一見事物的不同看法吧。
還是從租房講起。最近想換一個地方住,所以在研究吉隆坡的各個公寓。總體來說,吉隆坡的公寓性價比非常高。公司附近(吉隆坡南部)新建的一個公寓,一百平不帶家具的房子租金只要1400馬幣,泳池健身房在11樓,是一個公園、泳池、健身房一體的休閑中心,看起來很舒服。
市區(qū)的房子價格會稍微高一些, 勝在景觀好,夜生活也比較豐富。一居室的房子在2000-3000之間,再往上一點就差不多可以住吉隆坡最高級的單身公寓了。今年跨年的時候在吉隆坡最好的公寓之一蹦迪看煙花,夜景是這樣子的:如果要買也不算特別貴,120萬馬幣,折合人民幣200萬。
馬來西亞的商業(yè)環(huán)境不算特別好。國土面積不大,人還少。所以有點志氣的公司都瞄向了整個東南亞市場,特別是印尼、越南這兩個市場龐大、有潛力的國家。Grab就是從馬來西亞走出去的一個獨角獸。Grab最開始是在馬來西亞運營的,最后把總部遷去了新加坡,做成了東南亞地區(qū)的uber。這也差不多是整個國家人才遷移的縮影:大部分有實力的人都移民去了新加坡、澳洲、加拿大等地區(qū),人才流失非常嚴重。本地的市場、財富幾乎都掌握在老一輩人的手中,年輕人基本沒有機會。新興產(chǎn)業(yè)比如互聯(lián)網(wǎng)、新能源都沒有得到太多的發(fā)展,一來是本地市場確實太小,二來在政治上對非馬來族裔非常不利,保護主義盛行。
中國商品
中國商品在大馬市場的定價策略非常簡單直接:在國內(nèi)賣多少錢,在這里就賣多少馬幣。關稅、物流這方面我不太清楚,這里面的利潤是怎么樣我也不知道。有一個非常極端的案例:一個當?shù)厝A人朋友的所有家居,全部都是從某寶上買的。想一想物流有多貴就知道本地的產(chǎn)品是有多么不靠譜了。
Wall與馬來西亞華人
和本地的同事接觸久了之后會發(fā)現(xiàn),貧窮真的會限制人想像力(劃掉),一個人的出生環(huán)境對自己的眼界有非常大的影響。我們一直在吐槽自己的護照不好使,但是有了好使的護照也不見得會真的去環(huán)游世界。有的人活在wall里但是一直在努力往外走;有的人生活的地方?jīng)]有wall,但是他卻給自己劃了一道。不過這些最主要的影響因素還是錢吧。有錢真好。
=============================一年前的分割線===========================
來馬來西亞快要兩年了,夾帶私貨寫一下在這里工作的感受。當時還沒畢業(yè)的時候就選好了這個國家作為我工作生活的地方,一方面是因為競爭、生活壓力比較小(跟新加坡、國內(nèi)一線城市比起來),另一方面是因為女朋友是學馬來語的外國人,所以在這個國家各自找一份工作是我們可以在一起的最大機會。還能說什么呢,兩個中國人都可能還得異地戀,我們兩個各自不會說對方語言的人,還居然可以在距離1公里的兩個不同公司上班,可以說是不小的奇跡了。其實馬來西亞的很多產(chǎn)業(yè)都不如國內(nèi),來這里對我來說是某種程度上的“屈才”。也算是幸運,很快就找到了一家薪水尚可、氛圍不錯的公司。
在馬來西亞生活的第一個好處就是消費水平低。 在我生活的地方一個月租金1200馬幣(兌人民幣1:1.6),70平米一居室,帶陽臺,無家具。和妹子平攤一下就是600一個月。大馬的大部分公寓都有帶泳池健身房,所以剛來的時候有種自己住進了高級公寓的錯覺。lz住的公寓現(xiàn)在的租房合約會在年底到期,剛好女朋友換了一份離我很近的工作,所以打算搬到稍微市中心一點的地方,帶無邊泳池,遠眺KLCC,夜景超級棒。
可以遠眺市中心的公寓
租金也不貴,1500馬幣一個月。跟國內(nèi)一線城市甚至二線城市比起來這個價格可以說是非常良心了;租房兩年了也沒遇到過什么問題。我一直沒有把買房子當作人生的首要任務。有了房子之后好像你的人生就會隨著房子固定下來了。沒有房子的時候你還是自由的,你可以換居住的地方、換城市工作、去別的國家生活,有了房子之后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這些可能性都不在了。這對我來說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好像人生就從此一成不變了。有什么比毀掉自己的希望還更可怕呢是吧。
生活開銷方面,一般中午在公司附近吃快餐8馬幣左右,晚餐在商場吃得比較好,大概15左右(日本菜便宜,回轉(zhuǎn)壽司也就人均15,當然我胃口不大),周末逛逛街吃吃喝喝,平時也是想買什么就買什么,一個月下來大概2500-3000左右。 至于假期,一年里面會有12天以上的公共假期(春節(jié)一個長假、開齋節(jié)一個長假,還有莫名其妙的假期,東南亞運動會金牌榜第一就放了一天假,大選連放3天假),再加上16天帶薪年假,所以基本上可以出門旅游10次左右。從吉隆坡飛往東南亞各地的機票都相當便宜,來回沒有超過600馬幣過。
生活在馬來西亞另一個好處是軟件水平不錯。這體現(xiàn)在 1.大部分人開車(馬來西亞考駕照)都很有禮貌,會讓行人,基本不會鳴笛、占用緊急車道 2.通用英語,打車、吃飯買東西都不成問題 一開始會以為馬來西亞的服務行業(yè)很好,但是生活久了之后發(fā)現(xiàn)其實和中國差不多,普通的餐館的服務也是有好有壞。其實我們國家真正不閉關鎖國開始發(fā)展的時間就是最近40年,其實算是很年輕的國家了,在某些傳統(tǒng)服務行業(yè)當然地處于劣勢(網(wǎng)購算新興服務行業(yè))。大馬再怎么不濟,好歹也不折騰地從獨立開始發(fā)展到現(xiàn)在,直到20年前經(jīng)濟危機開始一蹶不振。至于工作方面,壓力不大,沒有日常加班,一下班就去打球,或者直接回家。前一陣子馬來西亞大選,我們公司的媒體部門還進行了直播,當時我和同事一起計票,見證了馬殺雞(反對黨領袖馬哈迪,前任總理納吉)的歷史時刻。
說得這么好,我都被自己感動了。不過如果有這么好的工作當然輪不到我啦😂。接下來就列數(shù)生活在馬來西亞的幾個缺點
1. 周末除了商場沒地方去。也算是情有可原,因為馬來西亞全年都是夏天,大家大白天不會沒事就往室外跑。
2. 對行人極度不友好。除了市中心以外,幾乎看不到人行道。這也不全怪政府,要怪怪天氣太熱,大家都開車出門,所以大白天基本上不會有行人,也就沒有人行道都必要了。
3. 夜生活比較無聊。酒吧似乎都是給中年人開的?好像年輕人不太喜歡泡酒吧?除了市中心以外大部分地方都不太適合行人散步。
4. 似乎看不見朝氣蓬勃的(好看的)年輕人。其實也不盡然沒有朝氣蓬勃的年輕人,每天地鐵上下班的盡是年輕人,但在他們臉上就是看不到“朝氣蓬勃”這四個字(為什么?我也不知道)。另外一點也是因為有能力的年輕人都去新加坡澳大利亞了,所以看起來馬來西亞的老齡化會更嚴重一些。此外大部分華人都是自己開車上班/上學的所以在地鐵上看不到朝氣蓬勃的年輕人也是有原因的,這一點和國內(nèi)就很不一樣~這也從側(cè)面證明,大馬的華人確實相對比較有錢,在財富上來說算是處于較頂層的階層。還有一個方面,馬來人印度人的膚色和體毛也是很大一個鍋,公司新來的marketing manager我一直以為是個大叔(也是這么叫的),其實就大我一歲😅😅😅😅
馬來西亞語翻譯與當?shù)靥厣Z言
1. 馬式英語很帶感。第一次來馬來西亞的時候會非常感嘆馬來西亞華人個個都是語言天才,日常精通4+門語言。但是和華人朋友相處久了之后會發(fā)現(xiàn)(quote),華人的尷尬之處也在于各個語言都會但是無一精通。雖然看華人和馬來人聊得起勁,但是華人朋友自己說馬來人在和華人聊天時多會盡量用簡單易懂的詞匯避免華人聽不懂;而在華語方面,大馬華人給人的感覺就是他們會講這門語言,但是他們似乎沒有太多的深入學習到這門語言中蘊含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流傳千年的家國秩序(一個感覺不一定對);而英語就也可以說是非常接地氣了,比如說99便利店的slogan“又近又便宜”被翻譯為“near and save“非常地接粵語閩南話的地氣(閩南話中的便宜會說成“很省”);除此之外當你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你可以用“this can not", "order already", "so jam la"來代替本來需要用一句很proper的話來和別人溝通的時候你就會神奇地體會到馬式英語那有如文言文般言簡意賅而又摻雜粵式閩式市井生活的樂趣。
2. 我覺得我已經(jīng)會講一口流利的馬式中文了。這一點對南方人比較簡單,竅門大概就是疑問句最后跟“咩”,肯定句后面跟“辣”,“了”不要讀“l(fā)e”要讀“l(fā)iao”,參雜的英文單詞不管是什么重音一定在最后一個音節(jié),“cancel”和“cancer”同音,“three”和“tree”同音等等等等。(一個吐槽不一定對)(科科為什么會有人想學馬式中文)
年輕人的夜生活
前些天和同事一起喝完酒在街邊大排檔(當?shù)厝朔Q媽媽檔)抽水煙,找回了獨自一人在曼谷西貢萬榮和全世界無產(chǎn)階級一起玩樂的感覺。馬來西亞的年輕人也不是沒有夜生活,只是夜生活不喝酒。在我去過的大部分非穆國家年輕人的夜生活是擼串喝酒,在馬來則是喝奶茶抽水煙。原因有兩個:啤酒貴,穆斯林不飲酒。所以這就造成了中老年人去酒吧,年輕人去媽媽檔抽煙的局面(有錢人不在此討論范圍中)。酒貴了,年輕人喝不起,就缺少活力,所以基本上在吉隆坡的酒吧都差不多一樣的富麗堂皇,因為顧客都是沒什么品味的中年大叔,就像國內(nèi)的豪華KTV一樣(當然不排除我老了以后有錢了也喜歡這種地方的可能性唉)。就算是喝酒也不會喝太醉,因為還要開車大馬酒駕算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雖然警察也會抓,但是一方面可以用waze提前查看敵情,二來就算真的被抓也是可以給幾十塊錢就過去的(據(jù)每個華人朋友說)。有一次在公司附近喝酒到半夜兩點,平時要開二十幾分鐘到路不到十分鐘就開完了哈哈。
夜生活
體面生活
在國內(nèi)一線城市的研發(fā)崗位薪水絕對可以負擔起在吉隆坡的體面生活。在換了新車之后我打趣和女朋友說,現(xiàn)在我們終于有點“有錢的外國人”的樣子了。在這里的體面生活包括且不局限于不用擠公交擠地鐵以及可以用低廉的價格租下一套又大又新的房子。倒不是說馬來西亞的車比國內(nèi)便宜(比國內(nèi)大概貴10-20%一個感受不一定對),只是不需要租車位買車位(租的房子一般送一個停車位,公司也會幫你在辦公地點租一個停車位),而且油價便宜,價格是國內(nèi)的一半。所以同樣的薪資在馬來西亞可以過上比在國內(nèi)一線城市(看起來)更體面的生活。
有天晚上公司的內(nèi)容團隊的在做街訪的演練,第一個問題就是月薪的范圍是多少(最高那一檔是>5000),當時就不好意思回答了。有時候想一想自己算是享受了國家的紅利,自己何德何能。公司的不少華人同事都是有英美留學背景的,但是薪水是沒有中國做技術的同事來得高。當然以上的觀點是根據(jù)同事平時的各方各面來推測他們的薪資,實際的薪資水平就不得而知,也不排除華人同事秉承著我們勤儉節(jié)約的光榮傳統(tǒng),拿著比我高的工資還過著比我慘的生活的可能哈。
當然這種想法也是有局限性的。如果我在北上廣深工作,那我就該來抱怨自己的工資沒比同事高,而不是反過來了。
今天還和同事聊到金融危機之前,馬來西亞人都是有錢到各個開奔馳(當然是玩笑話),直到后來經(jīng)濟一蹶不振,大家都開始沒錢了。這一點剛好和我們相反。我小的時候只在10歲生日的時候吃過一次麥當勞(而且還是一個菠蘿派!),但是生活越來越好,大家越來越有錢。作為一個質(zhì)樸的農(nóng)村人,小時候的人生目標本來就只是移民進城,和城里的小孩談笑風生,如果還能有點閑錢出門度假過上上流社會的生活那就要給祖上燒三炷香了。但是長大后發(fā)現(xiàn)自己小時候幻想牛逼哄哄的生活也沒有特別多少,大家好像也都是這么過的。我們都是享受了國家的紅利而已,自己并沒有多厲害。不過這樣也多好,大家開開心心的。記得小學寫的作文經(jīng)常會用到“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這句話,現(xiàn)在應景了,珍惜吧。
朋友
來這里工作結實了我第一個同性戀朋友Q。支持LGBT應該是豆瓣的政治正確了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我會在潛意識里覺得支持LGBT就是受到良好教育的表現(xiàn)),當然不管是什么人都是有好有壞,我的朋友Q就是讓女人羨慕讓直男自卑的那種。我很欣賞他身上的很多優(yōu)點,我也很羨慕他的自由和有錢(喂)。和這樣的人做朋友讓我覺得很滿足(不來撩我我們還是好朋友)。和他相處的時候我也理解了為什么男人和女人對于LGBT有著不同的接受程度。男人很女人在和gay相處的時候,男人和女人的位置剛好調(diào)轉(zhuǎn)了過來。在和gay相處時,男人處于潛在的會被動的位置(我的朋友以前經(jīng)常撩我),而女人是處于安全的位置(純友情,不需要擔心被騷擾)。就算我的gay朋友再優(yōu)秀一百倍,他之于直男,從性的角度上來說(劃重點劃重點,只是從性的角度,因為直男不需要另一個男人的性),便如邋遢直男之于女人(無意冒犯)。
生活小細節(jié)
每天早上開車出門時門衛(wèi)都會用非常職業(yè)而友好的微笑來跟我們說早上好,很棒。
今天早上去星巴克點咖啡時,點餐的小姐姐英文非常棒,我坐到中午走的時候已經(jīng)到了門口了還聽到她們在柜臺跟我說謝謝歡迎下次再來(門口離柜臺大概30米),我也回頭報以微笑。
韓國小姐姐
語言真的會改變?nèi)说乃季S。這一點體現(xiàn)在我和女朋友之間用的頻率最高的除了各自的稱呼和晚吃啥以外,就是謝謝、不用謝、對不起和沒關系(英文)。講真作為一個鋼鐵直男我應該是無法接受在和親密的人一直用英文說謝謝不用謝對不起沒關系(我想大家跟我有同樣的感覺),但是英文就可以。除此之外,英文稱贊詞通貨膨脹嚴重的現(xiàn)象也漸漸彌散到了我的中文表達里面。在和一個內(nèi)推實習生的郵件里我居然臉不紅心不跳地打出了“真棒”這兩個字。
請原諒我曾經(jīng)是個無知的直男。在我青春期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和女生玩得好的男生都有一個共同點——喜歡貶低(酸)女生。請再一次原諒我的無知——在后來一段時間內(nèi)我一直使用著這個錯誤的女生交往方式來和女生聊天(但是和目前僅存的女性摯友也已經(jīng)習慣了打擊對方樂此不疲——不對,是她最開始打擊我的——不管怎么樣,如果你剛好是青春期的直男,請不要這么做,請尊重女性)。或許這是中華文化圈中的一種特別文化,女朋友和她姐姐之間也是以相互打擊對方為樂趣。但是我在和女朋友交往過程中,我們會經(jīng)常稱贊對方(當然她真的有值得我稱贊的地方,比如說影商(她和我最喜歡的劇之一就是Rick and Morty哈哈哈)較高)。雖然無法控制變量地論證如果我們的母語是同一種語言會不會就開始互相傷害(同時也請把“用一門非自己母語來取笑對方也是有一定難度的”考慮進去),但是至少根據(jù)我之前的戀愛經(jīng)驗、和父母相處的經(jīng)驗(不會說肉麻話),英文習慣確實改變了人們相處的方式。
追求自由
我一直都沒有停止過追求自由的步伐。一開始,我并不明白自由最大的敵人不是朝九晚五房貸家庭,而是欲望;我任由自己被欲望牽制,無法動彈,怎么也想不通自己哪里做錯了。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總結,我覺得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獲取自由的能力(倒不是說自己有多精通,只是有一些experienced experience(抖森臉)而已)。我來這個地方是出于自己的free will(畢業(yè)時直接投簡歷到jobstreet),不是被公司外派(當然如果被外派會有更高的薪酬、需要更強的能力等等,但是不自由)。如果有需要——雖然我現(xiàn)在還不可以——我也可以在我能力范圍內(nèi)尋求另一個選擇。這個能力給我?guī)淼闹庇^好處就是我可以跳出ABCD選項,有更多的額外選擇——無論是生活上還是事業(yè)上。倒不是說在國內(nèi)沒有好的工作、好的女生,而是我覺得人生有更多的可能性、活出和別人不一樣的人生就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哦不,還有一點,我懶。好的工作好的女生總是需要勤奮努力才配得上T_T,可是我真的沒什么出息啊T_T。
結尾
好了小曹目前也在專賣馬來西亞燕窩,和經(jīng)營馬來西亞燕窩批發(fā)業(yè)務,郵寄貨和正規(guī)CNCA認證的都有涉及,需要的朋友可以隨時聯(lián)系。以及如果你有馬來西亞簽證代辦需求或者馬來西亞簽證逾期了可以找小曹
贊賞微信贊賞
支付寶贊賞